4月9日上午,榆中县中连川小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三名记者用两天时间对这座大山深处的农村小学进行专题采访,走进孩子们中间,观看校园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了解中国农村学校的足球文化,向世界讲述中连川小学的校园足球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立于1922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这次来榆中采访的两名外籍记者山利亚.哈菲(音译 记者注)和约翰.墨非(音译)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北农村采访,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山利亚.哈菲告诉记者,他们是从一家足球杂志网站上看到中国农村孩子在雪地里进行足球训练的一张照片上,萌发了采访的愿望,后来经多方联系才找到了中连川小学。“足球可以连接世界,校园足球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足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惊奇,孩子们的刻苦精神让人感动。”山利亚.哈菲说,希望通过他们的采访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农村孩子的足球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训练条件,让校园足球成为这些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中连川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011年9月建校以来,学校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学校40分钟大课间兴趣小组活动落到实处。为打造山区寄宿制学校特色,丰富课外活动,让山区孩子“身体素质好、吃苦精神好、意志品质好”的“三好”精神得到发扬和传承,学校提出“增强体质,以球育人,特色发展”理念。时任学校副校长的马安武联手《兰州晚报》,积极整合学校足球资源,开始了对全校学生进行足球基本技术指导和足球兴趣的培养。在没有专业教练、没有标准足球场的情况下,穿着布鞋踢球的孩子们经过一年“训练”,男女生都能踢几脚足球,全校5个年级140人共有13支球队,学校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足球小学。
走进中连川小学,“足”文化处处呈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核心理念、“足踏实地”的校训、“自给自足”的校风、“足智多谋”的教风、“捷足先登”的学风,系列的“足”文化标志着中连川小学足球运动特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书写了独有的“中连川模式”。这种模式也由“点”开始向“面”发展,引领示范作用加快了榆中县各学校积极发扬“以球育人、特色发展”的足球精神。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告诉记者,学校先后有6人进入广州恒大足球学校,1人进入成都足协梯队,20人进入兰州体育传统名校,8人先后赴英国深造。学校足球队多次参加省内外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兰州晚报记者 瞿学忠)